鋁棒廠家告訴你,鋁棒在進入擠壓機之前被預熱。傳統(tǒng)上,鋁棒必須在加熱爐中加熱到固溶溫度,但經(jīng)驗表明這是不確定的。只要正確鑄造和均勻化鋁棒,就不需要在鋁棒預熱爐中達到固溶溫度。在現(xiàn)代鋁擠壓工廠中,鋁棒加熱爐的唯一目的是軟化金屬。如果金屬加熱不夠,就沒有辦法順利通過模具。如果鋁棒過熱,擠壓速度必須很低。
鋁棒預熱區(qū)溫度測量的典型問題包括:
1.兩點熱電偶讀數(shù)將會很低。
2.兩點熱電偶的日常維護往往被忽視。
3.均勻化熱處理溫度是鋁棒的關鍵參數(shù)。
4.操作人員傾向于使鋁棒過熱。
5.操作人員傾向于降低擠壓速度,以微調擠壓過程中鋁棒的溫度變化。
6.過熱和緩慢擠壓都浪費預熱能量。
鋁棒廠家認識到,鋁棒要加熱到可以擠壓的最低溫度,同時要保證擠壓機出口溫度達到目標值。通過降低鋁棒的預熱溫度,可以提高擠壓速度,從而降低加熱爐的能耗。實踐證明,這一改變可節(jié)約燃氣加熱爐15-20%的能耗。
對于燃氣加熱爐,鋁棒間隔溫度采用兩點熱電偶測量。因為這種儀器對維護的要求很高,使用這樣的儀器要么要花很高的維護費,要么會失去精度。在一些鋁擠壓廠,非接觸式傳感器已經(jīng)被用于檢測和控制鋁條區(qū)域中加熱部分的溫度。既減少了對接觸式熱電偶溫度計的依賴,又減少了儀器本身的局限性帶來的維護問題和精度問題。
在感應加熱爐系統(tǒng)中,紅外溫度傳感器直接對準鋁棒表面,可以直接監(jiān)測溫度,減少了兩點熱電偶的不一致性。同樣,對于燃氣加熱爐,可以在加熱爐出口(擠壓筒入口)安裝一個傳感器來監(jiān)測鋁棒表面的溫度,這個溫度也可以用來修正爐內熱電偶或紅外測溫儀測得的溫度偏差。測量鋁棒溫度最理想的位置是鋁棒橫截面,以檢查均熱段的溫度。還測量側面部分的溫度,因為該側面將首先接觸模具。
對于梯度加熱鋁棒,可以在鋁棒傳送帶的側面安裝一個傳感器來監(jiān)測溫度,也可以安裝兩個傳感器分別測量鋁棒兩個截面的溫度。精確的梯度加熱溫度對于將鋁棒連續(xù)輸送到擠出機中非常重要。測溫不準會讓梯度加熱失去意義。